軍隊文職崗位能力常識判斷法律考點:刑事案件審查程序
法律類考點也經常出現在軍隊文職招聘常識判斷題目中,大家在學習訴訟法的過程中,一定有這樣一種感受雜。以刑事訴訟法為例,案件管轄權有立案管轄、審判管轄,每個機關的管轄權不一樣;審判程序分為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再審程序;一審程序又分為普通程序、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真的是很雜。訴訟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大家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梳理和總結。今天就簡單梳理一下,刑事一審案件的三種審判程序。一、普通程序根據刑事訴訟法相關規(guī)定,刑事案件一審普通程序具有以下要求與特點:1、審判組織: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一審刑事案件,應由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具體法條見于《刑事訴訟法》第183條: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或者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或者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2、審理期限:《刑事訴訟法》第208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比較疑難復雜的案件,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二、簡易程序1、審判組織:可以獨任審理也可合議審理。刑訴法第216條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可以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也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2、審理期限:刑訴法第220條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三、速裁程序1、審判組織: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刑訴法第222條規(guī)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認罰并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適用速裁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2、審理期限:刑訴法第225條規(guī)定: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最后,我們以表格的形式加以總結,幫助大家加深記憶:
2019軍隊文職招聘軍隊文職崗位能力定義判斷:“再社會化”與“繼續(xù)社會化”
考試當中有幾類題型會涉及到對常識的考查,其中就有這么一類比較重要的題型定義判斷。從近幾年的考查內容來看,比較常見的有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等考查方面,今天專家跟大家一起學習兩個易混淆的社會學概念再社會化繼續(xù)社會化。百度百科解釋:繼續(xù)社會化是人們在經歷了兒童期、青少年期的社會化后繼續(xù)進行的社會化過程。繼續(xù)社會化是一個人全部社會化歷程的一部分。人們經過兒童期、青少年期社會化,只是進入社會的開始,其社會化程度尚不完全;還要不間斷地學習,才能使其社會化程度逐漸完全起來。繼續(xù)社會化的起點,一般以人們經濟上的獨立、人格上的獨立為標志。繼續(xù)社會化開始,人們會遇到許多的復雜問題。再社會化是指在早期社會化與繼續(xù)社會化中與社會要求不相適應的人的社會化過程。主要特點是改變或調整社會化對象原有的世界觀、價值觀、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使之符合社會的規(guī)定與要求。比較典型的有罪犯改造、對因為客觀原因沒有得到有效教育的兒童進行補償教育、長期失業(yè)人群的培訓。繼續(xù)社會化和再社會化的區(qū)別:1.繼續(xù)社會化是認可前一段時期的社會化,在現有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再社會化是否定前一段時期的社會化,需要調整甚至重新學習。2.繼續(xù)社會化,每個人都會在人生中經歷;再社會化不是所有人都會經歷。通過上文的分析,大家對繼續(xù)社會化和再社會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題檢驗一下學習效果:例題:再社會化是指有意放棄原已習得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重新確立和接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是典型的再社會化的是:A.一些移居海外的中國人很快適應了當地生活B.新兵在部隊經過訓練后逐步成為合格的軍人C.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有強烈的認同和歸屬感D.許多服刑人員經過教育能認罪服法遵守監(jiān)規(guī)紅師解析:答案選C。再社會化定義要點是放棄原已習得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A項中國人移居海外,而且適應了當地生活,說明已經放棄了原有的行為規(guī)范,接受了新的行為規(guī)范,符合定義要點;B項普通人成為合格的軍人,會接受軍隊的文化和行為規(guī)范,原有的行為習慣已被改掉,符合定義要點;C項農民工認同城市生活并不能說明放棄原有的觀念和行為,所以C為正確答案;D項罪犯經過改造改掉原有的行為及錯誤的價值觀,形成新的正確的合理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今天小常識就分享到這里,更多常識積累,歡迎走進中公課堂,我們等著你。
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公共基礎寫作熱點:社會治理格局
|背景鏈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偟膩砜?,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指,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多元治理主體共同打造社會事業(yè)的平臺,治理社會事務、提供公共產品。維護國家安全,離不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社會安全涉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明確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公考角度中公解讀*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在社會事業(yè)平臺建設、社會事務治理、社會公共產品提供、社會利益共享的過程中,呈現出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和公眾等立體多維、多元互補的新局面。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社會治理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通過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社區(qū)治理體系,將形成發(fā)展合力,保障人民權益,促進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實現國家長治久安。隨著我國新型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的快速發(fā)展,經濟結構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環(huán)境不斷發(fā)生變化,迫切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在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開展的波瀾壯闊的社會治理新舉措。由于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環(huán)境復雜等因素,各地區(qū)各部門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社會治理突出問題,因地制宜進行整體規(guī)劃和統(tǒng)籌協調,建立健全社會治理制度和機制,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和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化社會治理設施的軟硬件建設,推動治理數據整合,消除信息共享障礙,確保治理過程隱私安全,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必須從加強頂層設計、體系構建、技術支撐、隊伍建設、資源整合等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采取措施,綜合施策,形成合力。這既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資源不斷優(yōu)化配置的過程,也是信息、數據、網絡等新形態(tài)資源培育的重要平臺。同時,社會治理專業(yè)化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標志。社會治理專業(yè)化要求加強社會治理各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建立專業(yè)人才保障制度,健全各類激勵機制。
2020重慶軍隊文職招考考試軍隊文職人員招聘公共基礎寫作范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構建信用社會 提升社會文明
在今天,無論是投資置業(yè)、貸款理財,還是市場交易、職業(yè)準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信用緊密結合在一起。所謂人無信不立,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于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乃至人與制度之間的信用體系,也從來都不限于個人道德或操守的層面,而是事關世道人心、國家治理。所以說,只有加強信用體系的建設,才能提升社會文明與和諧。信用社會的建設需要注重教育宣傳。誠信道德的培育是社會信用從外在約束走向內在自律的過程。正如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一樣,沒有人是孤立存在的,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才能培養(yǎng)出守信之人。美國從幼兒園起就重視對孩子的誠信教育;在日本,誠實是很多學校的校訓;德國則更加重視家庭中的誠信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則??梢姡\信教育早已成為世界潮潮流與趨勢。對此,我國也要發(fā)揮宣傳教育在構建信用體系的基礎性作用,弘揚社會主義誠信價值觀,發(fā)揮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引領作用;利用媒介深入挖掘我國傳統(tǒng)信用文化資源,激活傳統(tǒng)文化中的信用文化資源,傳承文化、傳遞守信文明。信用社會的建設需要完善立法與制度。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律的監(jiān)督作用對于信用社會的構建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維護社會信用,不僅需要教育宣傳,還需要對失信行為依法懲戒。當前,假冒偽劣、抄襲成風等行為屢禁不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違法成本過低,出現失信行為,罰款了事、失信繼續(xù)的情況較為多見,因此人們對于守信的敬畏蕩然無存。對此,應加強法治建設,嚴厲打擊造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對于失信者,依托信息平臺公布其失信記錄,不僅對其施加社會輿論和道德壓力,而且限制其經濟社會能力。通過法治的強制性,提高公眾對守信的敬畏,對失信的警惕。信用社會的建設需要引入數字化技術。在陌生人之間大范圍、大規(guī)模、大頻率的交往中,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遏制刷單炒信,都需要信用機制來打破信息的不對稱,而數字化對于機制構建不可或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自上線以來,覆多個領域,信息收集超過259億條;將碎片化的懲戒失信制度串成線、連成面、織成網,形成體系化,使得大到拒不履行生效民事判決,小到地鐵逃票,都能被納入信用體系之中,最終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可見數字化平臺對于失信監(jiān)督的作用是巨大的。以此,要繼續(xù)利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手段,打破了信息孤島和部門藩籬,以此構建更加完善的信用體系。信用不僅僅是個人私德與品行,也是經濟良性運行的前提,社會穩(wěn)定有序的基礎。一個珍惜個人信用的社會,就會擁有蓬勃向上的活力,成為社會良好運行、國家優(yōu)良治理的潤滑劑。信用體系建設需要久久為功,只有將教育、法治與數字化融合,讓誠信者受益,讓失信者難行,讓社會更文明。